針灸治療在臨床上的果效是立竿見影的,亦即針下痛楚即減,很少有延緩的情况,除非體質較弱人士或年紀大的老人家。常見的腰頸痛、肩背痛、膝蓋痛、腕踝痛、筋腱的拉傷、風濕骨痛等,只需一至三枝針托在肘膝以下,同時病人移動痛患的部位,舒緩痛楚即時見效。又例如太陽穴的偏頭痛,只需在脚部托一枝針,數秒間頭痛便明顯減少,十分見效;長期的頭暈症,只需在肘以下托三枝針,經幾次的療程便可使頑疾大減。有關針灸治療的例子多不勝數,古人的醫學智慧真是深下可測。
針灸學是專門研究各種常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理論和具體操作方法。針法又稱刺法,最早期由使用小石片刺治病發展而來。灸法又叫艾灸,古代叫灸炳。
針灸屬於物理療法,是一門迅速確實且簡便安全的傳統醫術。2011年聯合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將『中醫針灸』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針法是運用不同的針具,在人體特定的部位或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給予一定的刺激,從而激發經絡之氣,調整臟腑機能,使機體恢復健康,是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灸法運用艾絨等各種藥料以燻灼身體表面的特定部位,以溫熱刺激,激發經絡之氣,調整臟腑機能,從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灸法與針法不一樣,不僅施灸材料不同,而且施術的方法也各異。
針和灸同屬中醫外治的範疇,《素問》: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靈樞》: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針和灸都是在人體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施術,給予一定的刺激,並經過經絡而起調整機體功能,防治疾病的作用。
針灸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醫的基本理論和實踐一脈相承。針灸也必須「辨證論治」。「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到的有關疾病各種資料,通過 「八綱」加以分析、綜合、歸納,以判斷疾病的性質,屬寒還是屬熱,屬虛還是屬實;判定疾病的位置,在表還是在裡、在經還是在絡、在臟還是在腑。論治又稱施治,根據「辨證」的結果,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確定相應的處方和刺灸術,或針或灸,或補或瀉。概括而言,「辨證論治」包括了理、法、經、穴、術五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