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針灸時,指示病人同時活動患處。「動氣針法」簡單實用,且在不明虛實證狀下亦可使用,但必須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動或易於按摩,因此必須在遠隔穴位施針。《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若針後不活動患處,則作用可能向各處放散而不能集中。古人強調治神,在活動患處時個人神志集中於患處,所謂「動引其氣」,穴位之治療,作用向患處集中,當然效果更佳。